刘启泉
时间:2019-08-13 来源:中华名医传承网 点击率:280
刘启泉
刘启泉,男,汉族,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,1956年10月生,河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、教授。1974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,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,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,河北省名中医。
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,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,第三批河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。历任河北省中医胃肠病研究所副所长,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、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重点研究室副主任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十一五”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,国家临床重点专科——中医脾胃病学科带头人,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“溃疡性结肠炎浊毒证重点研究室”主任,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分会理事,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,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消化整合医学分会常务理事,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理事。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。
在临床上,倡导基于脾胃升降的脾胃分治理论,对脾胃病的发病与病机演变有独特见解。治胃以“降”为本,提出“一降、二调、三结合”之法治疗胃病,成功研制了治疗胃肠病的系列专方,如:胃安、肠宁和方系列等。主张疾病的治疗必须抓“主病机”,在主病机的基础之上区分不同类证。临证细化辨证,并据邪正盛衰分层用药。且在临床实践中常采用通调五脏治疗胃病。主张“截断”病机演变,“逆转”病势;同时强调宏观辨证下的微观辨证,倡导“病下辨证”及“方证辨证”,通过近四十年的临床实践,逐步总结和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、法、方、药体系。擅长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、肠上皮化生、异型增生、消化性溃疡、慢性肠炎、肠易激综合征、肿瘤放化疗术后、胰腺炎等疾病,主治胃痛、胃胀、嗳气、烧心、反酸、口苦、腹痛、腹泻、便秘等。
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八十三篇,编写著作十九部,取得科技成果十六项,获省、厅级科技进步奖九项。其专著《刘启泉胃病临证录》既能服务大众,又能指导临床的理念及专业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