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柏龄
时间:2019-05-09 来源:中华名医传承网 点击率:360
刘柏龄
1927年出生于吉林扶余。
1995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吉林省终身教授(吉林省名中医)。
1999年被原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评为“二十世纪中国接骨学最高成就奖”。
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“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”,获“国医楷模”荣誉称号。
2008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“全国首届中医骨伤名师”并获金鼎奖。
2011年被长春市卫生局评为“卫生忠诚奖”。全国华佗金像奖(1986)获得者。
刘柏龄教授擅长治疗:股骨头坏死、骨质疏松、骨质增生(退行性骨关节病)、颈、腰椎病(椎间盘突出、椎管狭窄等)、强直性脊柱炎、滑膜炎、骨髓炎、骨结核以及复杂骨折等骨伤科疾病 。
他在古人经验的基础上,在骨伤科临床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“治肾亦即治骨”的学术思想。他认为肾藏先天之精,禀赋于父母,受助于后天之水谷,肾精充足则身强体壮,筋骨刚韧;肾精不足,幼则成长、发育迟缓,筋骨软脆,年长则体不强健,筋骨松软,甚或别生歧异,故在治疗时,若因先天肾精不足引起之筋骨发育迟缓,骨生偻疾等诸候者,当以调养脾胃为先,以后天水谷之精,充补先天之不足,以强健筋骨而疗诸病候。年长因肾精不足而引起的诸骨疾病,常伴有腰膝酸软,或不能久坐,或不能健步,或头项不能转摇,或手摄失职不能抓取等,除调补脾胃,扶助正气外,且以补肾益精的方法为治。若系劳倦失护或外伤诱发骨赘者(骨质增生)则以补肾养肝的专门方药施治。
刘柏龄教授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其中“运用中医肾主骨的理论治疗骨质增生(骨关节病)的体会”;“我国骨伤科手法治疗的渊源发展及应用”、“二步十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”、“点刺‘暴伤点’治疗急性腰肌扭伤”、“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辨证施治”等为理论与实践的代表作。其中有关“肾主骨”的理论在骨伤科临床的应用方面,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,在国内占领先地位,展现了他“治肾亦即治骨”的学术思想基础。主编、参编、编著出版医学著作20余部,其中主编教材四部:1.《中国医学史讲义》;2.《中医骨伤科各家学说》;3.《中医骨伤科学》。4.DVD光盘《刘柏龄治疗腰病手法》;另主编《中医骨伤治疗彩色图谱》、编著《刘柏龄治疗脊柱病经验撷要》、主编《图解中医骨伤名家手法精华》丛书等。
刘柏龄教授获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奖,省优秀科技人员奖,省医药先进科技工作者奖。 省政府授予人民教师荣誉称号,并获得资深名医荣誉称号以及全国杰出科技人才,跨世纪骨伤医学杰出人才,世纪骨伤优秀杰出人才。